明州臺灣同鄉會暨明州臺灣基金會於8月12日參加於明尼蘇達漢尼賓郡的公立里奇戴爾圖書館(Ridgedale Library)舉行的亞裔傳統慶祝活動。臺灣同鄉們復刻臺灣傳統的夜市遊戲,並對來訪群眾介紹臺灣的夜市歷史。
近代臺灣夜市的型態主要受到日治時期納涼會的影響,除了提供地方商街各種商機,更是當時臺灣庶民娛樂文化的縮影。引進電力後,更及了夜市在臺灣的發展。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夜市受到戰爭與國府遷臺導致的經濟衰退影響,轉型成提供便宜生活必需品的市集。
六零年代以後,臺灣因快速工業化與出口經濟的成功,加上勞工們相對長的工時,使得夜市再度成為許多人下班後尋求娛樂與購買民生用品的地方,夜市也逐漸變成臺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現今的臺灣夜市,不僅是臺灣最好吃好玩的地方,也是許多外國觀光客來臺的重要景點。
明州臺灣同鄉會暨明州臺灣基金會的義工們(潘秀涵、許家華、邱新惠、劉孟隴、劉蕊欣、王瑞良、林淑慧、陳柏甫、張儀君、陳玲琇、姚偲文)一早就在里奇戴爾圖書館進行準備工作。義工們使用同鄉陳秀芳女士的畫作重現臺灣夜市的場景,並準備套圈圈、月老籤、麻將賓果、釣酒瓶、彈珠臺與撈金魚等遊戲。明州雙城中文學校校長林艾芊同鄉雖然當日不能到場,但協助事前的籌備工作。
由於套圈圈獎項是臺灣的蘋果西打與珍珠奶茶,在所有的遊戲中最受歡迎: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玩撈金魚玩得不亦樂乎,而不少年長的參與者表示釣酒瓶需要很好的手眼協調能力,最具挑戰性。
除了臺灣的夜市遊戲以外,同時也有其他四組團體展示其他四個國家的傳統遊戲。韓國服務中心(Korea Service Center)展示畫片、投壺與擲柶;越南的陶畢陶音樂慈善會(Tu Bi Tu)帶來了越南的擲骰子與套袋賽跑遊戲;明州尼泊爾協會(Association of Nepalis in Minnesota) 與參與者玩中東流行的彈局遊戲;而明州臺灣文化服務中心(Minnesota Taiwanese Cultural Service Center)則是與群眾一起玩扯鈴,作為中華傳統遊戲代表。
明州臺灣同鄉會暨明州臺灣基金會長期以來致力於在明尼蘇達州推廣臺灣文化、進行國民外交以增進臺美友好關係。這是明州臺灣同鄉會暨明州臺灣基金會第四次參與明尼蘇達漢尼賓郡的公立圖書館活動,義工們都非常具有熱情,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再度向本地居民介紹臺灣文化。
更多僑務新聞請至
僑務電子報
套圈圈遊戲與陳秀芳女士的畫作
臺灣夜市遊戲擹位廣受參加者喜愛
明州臺灣文化服務中心帶來扯鈴表演
義工們參與越南的套袋賽跑